焦家村是“铁人”王进喜的祖籍。
焦家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西北角,西与临渭区接壤,北与蒲城县毗邻,是一个鸡叫狗咬听三县的地方。明朝洪武年间,大量移民从山西大槐树点迁入关中,刁姓人家落户于此,得名刁家,新中国成立后,村民嫌“刁”有狡诈之意,便雅化为焦家村。
随着时间的推移,刁姓人或迁出或绝户,村上成了王姓人家且多为世居户。村上老人王智民回忆:“小时候曾与父亲去甘肃走亲戚。”由此推断,焦家村人与甘肃有着不可割裂的亲缘关系。
王氏先祖西迁,发生在清朝同治年间。同治元年,神州大地风雨飘摇,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先是云南爆发了回族居民起义,后是山东爆发了捻军起义,紧接着陕西关中又爆发了回族居民起义。关中的回族居民起义以羌白、王阁为中心,历时七八年之久。先是多隆阿,后是左宗棠,从关中至甘肃、青海、新疆,展开拉锯战,最终将回族居民起义军赶到甘肃、新疆一带。
羌白街的麻振国老人,老家在焦家村,他生前说过:“据老人讲,当时关中已成一片荒野,羌白周围的村庄都成废墟,养不住人,有许多青少年随军西行,寻找新的机遇。王氏先祖正是在这个时候离开大荔西迁甘肃的。”
亦有人说是逃荒到甘肃。据《大荔县志》《朝邑县志》《沙苑志》记载:同治年间因战争流民规模巨大,方向多为西或西北。一说是山西、陕西人“走西口”,向西到河西走廊,向北到内蒙;二说是“边疆屯田”或经商;三说是清政府“引民”,就是吸引外地人到甘肃等等,说法不一。但不论以何种方式,王氏先祖落户甘肃定居是不争的事实。
原国家石油部党组副书记焦力人是陕西韩城人,是“铁人”王进喜的领导、同事、朋友,两人关系至深,焦老称王进喜为“乡党”。《铁人传》的作者孙宝苑经多方考察论证,证明“王铁人”祖籍大荔,并写入《铁人传》。
“铁人”王进喜,小名“十斤娃”。关中人有个习惯,孩子落草时称其体重,小名便往往用体重命名,七斤、八斤、五斤……常用不衰。王铁人的父辈就沿用了老家人的这一习惯,并用了吉祥数字“十斤娃”为其取名。
“铁人”王进喜的父亲王金堂少年时代受到过良好的私塾教育,擅长诗书、戏曲和珠算。母亲何占信熟读《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并非常喜爱秦腔剧本,夫妻二人闲暇时哼唱秦腔名段,或讲说戏曲故事,教他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像杨家将一样“血染沙场”,像关羽一样“义薄云天”,像苏武一样“威武不屈”,这些英雄人物、英雄故事,凝聚成一种精神,使之痴迷、震撼。所以他喜爱听秦腔戏,高兴时便哼上两句,豪气冲天,震撼人心。在油田战天斗地的生活中,他信手拈来的打油诗豪迈酣畅,痛快淋漓。他写道: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山南海北来会我,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
这种“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精神,“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经得起子孙万代检验”的负责精神,归纳起来就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与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献出生命”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