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地名文化宣传 / 正文

赓续地名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华阴市

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08-13 09:56

华阴市,因位于华山之北,山北为阴,故名华阴。

华阴夏、商属雍州,西周属豫州,春秋置阴晋邑,秦设宁秦县。华阴作为县名,始于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天凤二年(15年),王莽更名华阴为华坛县,此后至唐代,华阴隶属关系几次变动,疆域面积有扩有缩,县治位置几经变迁,县名曾称华坛、仙掌、太阴等。唐宝应元年(762年)复称华阴,此后1200多年,沿用未更。1949年5月华县解放以后,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5月,隶陕西省渭南分区专员公署;1958年并入渭南县;1961年复置华阴县,属渭南专员公署;1968年,隶渭南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属渭南地区行政公署;1991年改为华阴市,仍属渭南地区行政公署;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华阴县为华阴市(县级);1994年起属渭南市至今。

华阴市,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岳华山所在地,是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一座久负盛名的风景型旅游城市。因境内的西岳华山而闻名,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东接潼关,西连华州,南依秦岭,北临渭河,自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总面积67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2万人,辖太华路、岳庙2个街道,孟塬、华山、罗敷、华西4个镇、全市共114个行政村、16个社区。市人民政府驻太华路街道。

华阴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仰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设邑,战国置县,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历代才人辈出,有“天下杨氏出华阴”之称。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一代廉吏——关西夫子杨震、“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皆为华阴人氏。新石器横阵龙窝遗址、战国魏长城遗址、西汉京师粮仓遗址、有“陕西故宫”之誉的西岳华山神庙——西岳庙、道教北方名园——玉泉院等历史古迹,华阴老腔、华阴迷胡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源远流长。

华阴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东汉时期著名的“四知先生”杨震、三国名士杨修、“初唐四杰”的杨炯等皆为华阴杨姓人氏。与此同时华阴还拥有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华阴老腔、华阴迷胡、华阴皮影、剪纸等文化遗产悠远流传,华阴老腔和华阴迷胡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其以华阴老腔为代表。华阴老腔俗称“老腔影子”,根植于华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华阴市文化古迹众多,人文繁盛。其中玉泉院、西岳庙、华山最为著名。玉泉院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陕西华阴市玉泉路最南端,是华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游客从华山峪游览华山的必经之地。玉泉院为登临华山的门户。相传金仙公主在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却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通,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

西岳庙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区东约1.5公里的岳庙步行街东段。西岳庙供奉西岳华山兵神金天王,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西汉元光元年(前134年)建集灵宫于黄甫峪口,东汉时迁于现址,后改称西岳庙,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西岳庙内碑刻极多,现存后周“华岳庙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明万历刻“华山卧图”,图首附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名人有华山的题诗和华山图,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

华山位于华阴市南,距西安120公里,海拔2154.9米,系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以峻秀峭拔而名冠天下,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华山为五峰环抱,酷似一朵莲花。现已建有东线、西线大型索道,从而结束了“华山自古一条路”的历史。华山是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

华山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散见于古代的志怪、杂俎、传奇等一类书中,如《搜神记》《神仙传》《仙传续录》《玄怪录》《续玄怪录》等。它们绝大部分来源于民间和道教,从华山形成(巨灵擘山)、人神恋歌(劈山救母、华山神女、三卫、车厢龙潭、吹箫引凤、花姑子等)、神灵礼赞(赐福教人、预知未来、脱俗成仙)及批判神灵(李县尉妻、龙符、板桥三娘子等),表现了先民丰富的想象和改造山河的英雄气概,颂扬了人神自由相恋的美好姻缘,表达了对情投意合、生死相从的婚配的向往。对神灵既有礼赞,也有批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一些理想和愿望,构建了一座神话的宝库。

华阴老腔作为古老的历史剧种,以悲壮苍凉的艺术魅力、乡土原声的古朴格调、撼人心旌的独特题材、声影和谐的视听效果,赢得了大家的共鸣和专家的价值认可。

华阴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城市”“中国最美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