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提案、建议 / 正文

对市六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42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3-11-22 09:52
类别:建议复函
渭南市民政局
签发人:王震轩
渭民函〔2023〕133号

市民进:

《关于开发利用好“60后新老人”的提案》(第14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多元服务模式。相较以往的“传统老人”,“60后新老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观念更加开放,视野更加开阔,对美好老年生活的追求将催生多元化的新型养老方式。市民政局先后赴成都、北京、上海、西安和银川等城市,学习养老服务创新典型经验做法。2023年8月份,陕西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内蒙古、山西、广东、甘肃、宁夏等九省区市民政部门签署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省际旅居养老互通机制,推动旅居养老等合作项目落地。同时,投资1.2亿元建成的集生态养老、旅居养老、文化养老、智慧养老、健康养老等一体的渭南市养老服务示范中心项目,设计床位500张,现已开工,年底完成主体建设,将为发展高品质旅居养老提供支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积极探索多样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市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和11个县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作用,推动实现养老服务信息“一目了然”、行业资源“一站获取”、服务监管“一网覆盖”。大力推行“社区嵌入式养老床位”“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养老新模式,共同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

二是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将“医”“养”融为一体,实现一体化运管和资源共享。全市建成25家医养结合机构和24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共有床位5354张。2022年底,为60.12万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52.8万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全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1.2%。全市24家基层医疗机构拓展经营领域,571个村卫生室与农村互助幸福院共建,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综合性、持续性的居家和社区护理康复服务。全市有44个社区分别被评为国家、省级、市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三是优化养老服务市场环境。市民政局发挥牵头作用,落实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行业监管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的监测预警与防范,广泛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提升老年人防范欺诈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群众提供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线索,持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预防宣传、稳妥处置、依法打击等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同时,指导养老服务机构依法依规提供服务,建立纠纷协商调解机制,引导老年人及其代理人依法维权。建立养老服务投诉举报受理平台,在渭南民政微信公众号和市民政局网站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和邮箱,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及家属监督,畅通养老产品和服务消费质量评价渠道,营造安全放心的养老服务消费环境。

二、推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渭南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把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智慧养老创新发展和培育老年服务消费市场,作为“十四五”期间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支撑。市养老服务专班先后赴成都、北京、上海、银川、西安等地参加博览会、调研学习,与北京首钢、山东青鸟等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老年用品进家庭、社区、机构和园区,带动产品供给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临渭区“银龄金街”养老服务综合体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促进老年消费市场发展繁荣。加大长期照护服务供给,将基本康复辅助器具和失能老年人生活必需的康复辅助器具纳入长期照护服务内容,推进在养老机构、城乡社区设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租赁)站点。取多种方式规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支持在居民小区建设养老服务站点、助餐点等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支持物业企业发挥贴近住户的优势,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劳模、老专家、老教师、老医生等作用,聚焦基本生活照护服务和精神文化慰藉服务,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全市培育城市社区为老服务社会组织或志愿者队伍1436支,基本形成“一社区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对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人开展入户探访、义诊、助餐等志愿服务。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事业发展的支持,请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我市养老事业的发展,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我市养老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渭南市民政局

2023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