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 渭南市人民政府网站
长者专区 | 繁體 | 无障碍浏览 | 登录 | 注册 退出 | 网站支持IPV6
  • 网站首页 /
  • 新闻中心 /
  • 政务信息公开 /
  • 民政业务 /
  • 政务服务 /
  • 政民互动 /
  • 专题专栏
搜索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组织机构
    机构职能 领导分工 内设机构 直属单位
    财政信息 人事信息 计划规划
    法律法规
    国家法规 地方法规 政策解读 规范性文件
    提案、建议 养老服务信息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 依申请公开

直属单位

来源:渭南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09-30 15:01 作者:渭南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打印
保存
字体:大 中 小

机构职能

一、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建于1963年10月,由原建立在韩城芝川镇的安置农场(1963年5月建立,时村农场建立后,改设为芝川分场,1967年全部归并时村农场后撤销)迁移过来。农场自建立后,隶属省民政厅管理。1966年下放专署民政局管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场撤销,成立渭南地区“五·七”干校。1972年8月,恢复农场至今,是国家民政部门举办的全民所有制社会福利事业单位,行政建制正县级,属财政差补性质。内设机构有党政办公室、财务科、土地管理科、综合开发科、场员管理科5个科室。现有职工28人,场员27人,离退休人员25人(离休4人,退休21人),党员23人。主要任务是接收、教育、管理和安置社会上长期盲目流浪人员,通过管理、教育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发挥作用。

二、渭南市社会福利院

渭南市社会福利院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1059平方米,是一个集收养与康复、医疗与特教相结合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及基本情况:收养城市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及精神病人,同时开办了精神病、孤老、痴呆、残弱为对象的自费代养业务。近年来,福利院坚持服务与发展并重的方针,突出“三个转变”:即由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供养型向康复型转变,行政主管向专业化管理转变;逐步实现“四化”目标:即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队伍专业化、功能多样化,用爱心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院容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收养对象的生活条件得了极大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收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

三、渭南市救助管理站

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是2003年8月1日在渭南收容遣送站的基础上转制成立的,原站建立于六十年代初。市政府设立、市民政局主管、财政全额拨款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依据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民政部《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临时救助、跨省救助接送、上街救助劝导、医疗救治及未成年人流浪期间的临时救助和流浪前的提前介入、早期干预和源头预防,及我市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

四、渭南市儿童福利院

渭南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于2004年11月15日,位于临渭区西南京路西段。渭南市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儿童福利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接收安置全市(十一个县、市、区)被遗弃的婴儿、残疾儿童、未成年人及无依无靠的孤儿,并进行抚养、教育、治疗和康复。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护其合法权益,开展涉外送养工作。

办公地址:临渭区车雷大街69号 联系方式:0913-2931608
网络编辑:渭南市民政局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查看当前页
首页 /政务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组织机构 /直属单位
组织机构
  • 机构职能
  • 领导分工
  • 内设机构
  • 直属单位
直属单位
直属单位
发布时间:2024-09-30 15:01 来源:渭南市民政局
分享:
打印
字体:大 中小

一、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建于1963年10月,由原建立在韩城芝川镇的安置农场(1963年5月建立,时村农场建立后,改设为芝川分场,1967年全部归并时村农场后撤销)迁移过来。农场自建立后,隶属省民政厅管理。1966年下放专署民政局管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场撤销,成立渭南地区“五·七”干校。1972年8月,恢复农场至今,是国家民政部门举办的全民所有制社会福利事业单位,行政建制正县级,属财政差补性质。内设机构有党政办公室、财务科、土地管理科、综合开发科、场员管理科5个科室。现有职工28人,场员27人,离退休人员25人(离休4人,退休21人),党员23人。主要任务是接收、教育、管理和安置社会上长期盲目流浪人员,通过管理、教育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发挥作用。

二、渭南市社会福利院

渭南市社会福利院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1059平方米,是一个集收养与康复、医疗与特教相结合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及基本情况:收养城市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及精神病人,同时开办了精神病、孤老、痴呆、残弱为对象的自费代养业务。近年来,福利院坚持服务与发展并重的方针,突出“三个转变”:即由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供养型向康复型转变,行政主管向专业化管理转变;逐步实现“四化”目标:即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队伍专业化、功能多样化,用爱心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院容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收养对象的生活条件得了极大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收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

三、渭南市救助管理站

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是2003年8月1日在渭南收容遣送站的基础上转制成立的,原站建立于六十年代初。市政府设立、市民政局主管、财政全额拨款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依据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民政部《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临时救助、跨省救助接送、上街救助劝导、医疗救治及未成年人流浪期间的临时救助和流浪前的提前介入、早期干预和源头预防,及我市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

四、渭南市儿童福利院

渭南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于2004年11月15日,位于临渭区西南京路西段。渭南市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儿童福利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接收安置全市(十一个县、市、区)被遗弃的婴儿、残疾儿童、未成年人及无依无靠的孤儿,并进行抚养、教育、治疗和康复。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护其合法权益,开展涉外送养工作。

到底啦!

主办:陕西省渭南市民政局 承办:陕西省渭南市民政局

陕ICP备2023009142号-1 网站标识码:6105000028网站地图陕公网安备61050202000465号

办公地址:渭南市三贤路北段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主楼六楼 联系方式:0913-2931608